今日立夏,立夏是夏季的第一個節...... [詳情]
今日立夏,立夏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,交節時間在每年公歷5月5-7日,《歷書》曰“斗指東南,維為立夏,萬物至此皆長大”,此時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東南方,太陽黃經達45°。立夏,是標示萬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,也是告別春天,進入盛夏時節的開始。
立夏有三候
一候螻蟈鳴
(資料圖片)
感知到夏天徐徐走來
螻蟈在池塘、田間放聲歌唱
二候蚯蚓出
蚯蚓掘土而出
迫不及待
趕赴盛夏之約
三候王瓜生
王瓜的蔓藤快速攀爬生長
沒過多久
在它努力攀登的路途上
便會開出曼妙的花朵
氣溫上升
風暖人間草木香
綠樹陰濃夏日長
隨著立夏時節到來,逐漸風暖晝長,萬物繁茂,氣溫持續上升。立夏節氣天津地區全市平均氣溫達到20.2℃。如果說,春天是讓一部分地區先暖起來,那么夏天便是讓萬物均等的得到繁盛的機會。
風小雨多
和氣穆而扇物
麥含露而飛芒
到了立夏,南方和北方的氣壓梯度減小了,風也不再像春季那樣喧囂狂躁。此時的風,只“動葉”不“鳴條”,更不“折枝”,像扇扇子一般柔和。對比我市春季和夏季型節氣平均風速和累計降水量可以看出,立夏之后的夏季型節氣,風小了,雨多了,萬物領受著雨露陽光的滋養。
春短夏長
采茶歌里春光老
煮繭香中夏景長
立夏的到來真的意味著夏天來了嗎?
按照我國氣象學劃定的入夏標準,立夏日,我國春與夏大體是“劃江而治”,很多地方是:雖然立了夏,依舊春當家。天津市區常年(1991-2020年)入夏時間為5月18日,對于我市而言,立夏日之后,往往不是初夏,而是盛春。
天津地區春天和秋天常常很短,春季的日數往往只有夏季的一半、冬季的三分之一,“春來也無信,春去也無蹤”,春光如同飛馬似的溜過。
習俗與農事建議
立夏吃蛋
從立夏這一天起,天氣晴暖并漸漸炎熱起來,特別是小孩子會有身體疲勞四肢無力的感覺。古時人們認為,雞蛋圓溜溜,象征生活之圓滿,立夏日吃雞蛋可以祈禱夏日之平安,經受“疰(zhù)夏”的考驗。
吃立夏飯
立夏這一天,很多地方的人們用黃豆、黑豆、赤豆、綠豆、青豆五色豆和白粳米煮成“五色飯”,稱此為吃“立夏飯”。立夏之后便是炎炎夏天,為了不使身體在炎夏中虧損消瘦,立夏應該進補。
農事繁忙
“立夏”是農作物生長的重要節氣,一般夏熟作物進入灌漿、結莢的關鍵時期,春播作物生長日漸繁盛,田間管理進入緊張繁忙階段。同時“立夏”是大江南北早稻進行大面積栽插的關鍵時期,日后的收成和這一時間的雨水遲早和雨量多少密切相關。農諺“立夏不下,犁耙高掛。立夏無雨,碓(duì)頭無米”說的就是這個情況。
標簽: